《神迹思辨》第16章:尾声

《神迹思辨》第16章:尾声

神迹出现在伟大的场合:它们在伟大的历史关口上出现——不是政治史或者社会史,而是人类无法完全了解的灵界历史。如果你在世上的日子没有碰巧处在某个巨大历史关口的附近,你怎么能期望亲眼见到神迹的发生呢?假如我们是勇敢的传教士、使徒或殉道者,那就另当别论了。但你或我为什么必须是传教士、使徒或殉道者呢?除非你住在铁路附近,否则你不会看到火车经过你的窗户。当和平条约签署时,当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问世时,当一个独裁者自杀时,你或我有多大可能会在现场呢?如此说来,我们亲眼看到神迹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再者,如果我们明白神迹意味着什么,我们就不会急于想见到神迹。 “在神迹中你见到的几乎都是痛苦”。神迹和殉道往往在相同的历史时期一起出现——那些时期没有人愿意重复。我真诚地建议你,除非你能够完全确定神迹不会即将发生,否则千万别要求做神迹的目击者。
《神迹思辨》第15章:惊鸿一瞥新天地

《神迹思辨》第15章:惊鸿一瞥新天地

所以说,死而复生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其它方面,它也适用于人类的思想演化。面对柏拉图的哲学体系,犹太人那种富有想象力的古老思想若想幸存,它就必须经历一个必不可少的、死亡般的逻辑分析过程:形与魂、物质与思想、事实与传说、文字与隐喻,这些必须被越来越清晰地剥离开来,直到最后,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横立在一个纯粹客观的理性世界和一个纯粹主观的精神世界之间。在这种跌落的状态中,犹太人的思想若想幸存下来它就必须飞跃上腾,而基督教就是它上腾的明证。基督教正是犹太人思想观念的荣耀复活,其中你会看到干枯的骨头重新被身体包裹,事实和传说重归于好,文字和隐喻珠联璧合。
《神迹思辨》第14章:化平凡为神奇

《神迹思辨》第14章:化平凡为神奇

这些神迹虽然显得与自然事件格格不入,可它们倒也不至于令人匪夷所思,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这些神迹与神的其它作为一脉相承。神平时一直都在做同样的事,只不过范围太大以至于人们浑然不觉。当基督行这些神迹的时候他所用的方式是大道至简、开门见山,让人们看见了聚焦之后的场面。另一方面,这些神迹与人的行事能力也并非全然无关;当我们也成为神的“儿子”并进入那“荣耀的自由”之时,我们也会拥有那些神迹所展示的能力。基督的孤独不是天才式的孤独而是先锋式的孤独。他是第一个新造的人,但绝不是最后一个。
《神迹思辨》第13章:至尊大神迹

《神迹思辨》第13章:至尊大神迹

基督教告诉人们,尽管神与大自然有天壤之别,但有些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等级差别、需要自我降服、甘愿舍己为人、对别人的恩惠要坦然接受并心怀感恩,这些原则在大自然之外依然坚立。让事情不再一样的其实就是一个“爱”字。那些原则在一个自私又竞争的世界中是糟糕的,但同样的原则在爱与理解的世界中则是美善的。因此,人们一旦接受了高层世界的教义,就能在大自然这个低层世界中发现许多新的东西。正是从那个高山之巅俯视,人们才能第一次真正领略到这个低谷的风景。在自然宗教或者反自然的宗教中我们都一无所获,但我们最终在基督教中发现了一束真正的亮光:大自然是被来自外部的光照亮!身处自然界的人看不清大自然的真面目,但那位了解她的神正在对我们发声。
《神迹思辨》第12章:概率论

《神迹思辨》第12章:概率论

基督教神学实际上是在对你说,“承认神并冒险接受他行的神迹,作为回报,在几乎一切事情上我会让你合法地持有一致性的信念”。基督教严禁你将“大自然的一致性”绝对化,但它能让你切实相信“大自然的一致性”是普遍适用的,几乎是绝对的。那位大主宰严禁大自然以全能者自居,但他能让大自然在她的合法场合尽情发挥。这简直是一本万利之事!反之,那就真的太糟糕了。试图将大自然绝对化,你会发现就连她的一致性也将被动摇。贪得无厌,反而一无所获。你会像休谟一样陷入僵局。基督教神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既能让科学家自由地继续他的探索,又能让基督徒自由地继续他的祷告。
《神迹思辨》第11章:神迹的属性

《神迹思辨》第11章:神迹的属性

如果神迹已经发生过,那么它们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们正是这个宇宙故事的主题。无论神迹多么少见,它们既不是异类,也不是无关紧要之事。在这个伟大故事中,神迹出现的那些章节正是情节出现高潮的地方。死亡和复活正是这个故事的主题;我们只要有眼睛就能看到,这个主题在故事的每一页上都有暗示,每次都会以某种化装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甚至就连农作物这样的次要角色(如果它们是次要角色的话),它们也会在交谈中对这个主题低吟浅唱。
《神迹思辨》第10章:<a>基督信仰与泛神论</a>

《神迹思辨》第10章:基督信仰与泛神论

诗人兼画家威廉·布莱克说,“现代哲学认为,灵魂和眼光这两样东西就像是一团浓雾或者虚影。绝不!它们各自不仅具有结构而且细致入微,正在消亡并终必消亡的大自然所能产生的一切东西都无法与之相比。” 布莱克只是在谈论如何绘制很有可能是虚幻式的幽灵画,但他的话却暗示了一个超自然层面上的真理。神,是元始的真相,是基本的实体,是万事万物的源头。因此,人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神想象成一个虚无的抽象体。如果神真的存在,那么他就是最具体、最独特的事物,他“不仅具有结构而且细致入微”。人们之所以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神,不是因为神是一片混沌,而是因为人类模糊的言辞不足以表达神的那种细腻。
《神迹思辨》第9章:并非异想天开

《神迹思辨》第9章:并非异想天开

我认为,基督教教义中含有“隐喻” 的部分——或者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而被人们视为隐喻的那部分——其中的古老意象被剔除之后,它的“超自然”本色丝毫也不会减少,它的震撼力丝毫也不会减弱。基督教教义认为,“除了人们通过科学所认识的物质世界或者说“心理-物质”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自有永有、自由自在的实体,是它创造了物质世界;根据三位一体那个教义的描述,这个实体有一个生动具体的结构(那种描述已经弥足珍贵,因为尽善尽美的描述毕竟非人力所及);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这个实体成为他自己的创造物中的一员,踏入这个人类世界,并在人类历史上一展身手,而他的所作所为是正常运行的大自然无法成就的;人类与那个自由自在的实体之间的关系也因着他的出现而改变。”
《神迹思辨》第8章:崭新的自然观

《神迹思辨》第8章:崭新的自然观

大自然就是她自己,对她既不要崇拜也不要蔑视,只需要去面对她、认识她。如果我们是不朽的,如果大自然注定(正如科学家告诉我们的那样)会耗尽而亡,我们将会怀念这个时而害羞时而张扬的被造物,这个妩媚的女人,这个淘气的姑娘,这个不可救药的仙女,这个冥顽不化的女巫。但神学家告诉我们,她和我们一样,要被救赎。她表现出的“虚荣”是她的病,而不是她的本质。她的性格将会被治愈,而不是被驯服(天堂禁止粗鲁),也不是被绝育。我们将来还能够认得她——我们的宿敌、朋友、玩伴和保姆,那时的她没有一丝瑕疵,完美得更像她自己。那将是一次愉快的重逢。
《神迹思辨》第7章:神迹与自然规律

《神迹思辨》第7章:神迹与自然规律

诚然,根据定义,神迹必定会暂时打断大自然的正常进程,但如果它们真的是神迹,在打断大自然的正常进程的同时,它们必定会在更深的层次上更加充分地凸显“整体现实”的统一性和一致性。那些不讲韵律的无聊文字会糟蹋一首诗的统一性;但神迹不是那样,神迹就像是宏大的韵律之魂,尽管大自然那首诗在其它地方可能并不出彩,但对那些懂得欣赏的人来说,韵律的出现适得其所,发挥得恰到好处,让神——诗篇的创作者——所酝酿的统一性得到完美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