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神迹思辨 《神迹思辨》第7章:神迹与自然规律 诚然,根据定义,神迹必定会暂时打断大自然的正常进程,但如果它们真的是神迹,在打断大自然的正常进程的同时,它们必定会在更深的层次上更加充分地凸显“整体现实”的统一性和一致性。那些不讲韵律的无聊文字会糟蹋一首诗的统一性;但神迹不是那样,神迹就像是宏大的韵律之魂,尽管大自然那首诗在其它地方可能并不出彩,但对那些懂得欣赏的人来说,韵律的出现适得其所,发挥得恰到好处,让神——诗篇的创作者——所酝酿的统一性得到完美呈现。 Posted by By 西门 侧耳 2023 年 2 月 18 日Posted in神迹思辨
Posted in神迹思辨 《神迹思辨》第6章:思维迷局 仰望夜空的时候,感性的人会怀着敬畏之心,而野蛮和愚蠢的人不会。当永恒宇宙的寂静让帕斯卡感到恐惧时,那种恐惧的力量是来自帕斯卡自己的伟大。巨大的星云让人感到惊恐,其实我们只是被自己的影子吓到。因为光年和地质年代都只是数字,直到人——诗人——缔造神话的人,直到他们的影子对着那些数字抒发千古感慨。作为一个基督徒,我并不是说我们不该对着那个影子颤抖,因为我相信那个影子的主人具有上帝的形象。浩瀚的大自然气势汹汹地想要颠覆我们的理性认知,但我们必须要记住,只有被人类的想象力所神化的大自然才能做到这一点。 Posted by By 西门 侧耳 2023 年 2 月 11 日Posted in神迹思辨
Posted in神迹思辨 《神迹思辨》第5章:打消疑虑 如果我们满足于回归成为循规蹈矩的平头百姓,那样很好。如果我们定意要不畏艰难、向上攀登,直到我们自己成为贤达之人,那样更好。但是,一个既不听从别人的智慧,又不甘愿冒险的人是无可救药的。多数平庸之辈服从少数远见卓识之士,这样的社会可以存活;人人都具有远见卓识,这样的社会可以活得更加丰盛。但是,假如群众都很平庸却又对远见卓识之士不屑一顾,这样的社会就只能成就肤浅、卑鄙、丑陋,并最终走向灭亡。我们必须回归或者前行,停滞不动就是等死。 Posted by By 西门 侧耳 2023 年 2 月 4 日Posted in神迹思辨
Posted in神迹思辨 《神迹思辨》第4章:自然主义的另一道难关 人们多少都会受到大自然的调教,因此确实会萌发珍惜生命之念、怀有老牛舐犊之情。但是,自然主义者却纠正我们说,这些感觉并不是我们对所谓的“真正的道德价值”的洞察。如果真是这样,既然我知道我为后代服务的神经冲动与我对奶酪的喜爱是一样的——既然它的高尚藉口已经被揭露为虚伪——你认为我还会在乎它吗? Posted by By 西门 侧耳 2023 年 1 月 28 日Posted in神迹思辨
Posted in神迹思辨 《神迹思辨》第3章:大自然与超自然 我们必须将创造基本元素的能力归功于神:神不仅创造了三原色和五颜六色,还创造了各种感觉器官、空间、时间、物质,并且神让他所创造的万物通过意象的形式进入他所创造的人脑。在我看来,神创论这个观念并非不可接受,比起将神和大自然视为毫不相干的两个实体的想法,神创论显然更加浅显易懂,比起“可靠的思想源于大自然“那种观点,神创论更可谓是大道至简。 Posted by By 西门 侧耳 2023 年 1 月 22 日Posted in神迹思辨
Posted in神迹思辨 《神迹思辨》第2章:自然主义的首道难关 对有神论者来说,理性,即神的理性,比大自然更古老;大自然的秩序来自于神的理性,并且这种秩序使得人类认识大自然成为可能。对有神论者来说,人类的理性在求知活动中被神圣的理性点亮。人类的理性从巨大的非理性的因果链中得以合理释放,从而让知识的获取只取决于求知的对象。而在大自然中即使存在某些进化过程最终导致了人类理性的解放,那也必然是出于神的设计。 Posted by By 西门 侧耳 2023 年 1 月 16 日Posted in神迹思辨1 Comment
Posted in神迹思辨 《神迹思辨》第1章:自然主义者和超自然主义者 自然主义者相信,有一个宏大的演化过程,宇宙间除了它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独自”存在;所谓的特定事物和事件,它们只是那个宏大过程被人们解构而成的零零碎碎,或者说是那个宏大过程在给定的时间和给定的地点所呈现出的形态。这个单一的整体存在被自然主义者称为大自然。 超自然主义者则相信,有一个“独自”存在的肇始者,是他创立了宇宙,并让充满其中的万事万物环环相扣、有序发展。 这个宇宙以及其中所充满的,被超自然主义者称为大自然;它可能是那个肇始者的唯一作品,也可能不是。 Posted by By 西门 侧耳 2023 年 1 月 9 日Posted in神迹思辨
Posted in神迹思辨 《神迹思辨》序言 我写本书的目的是为研究圣经历史的人作预备。 我不是一个受过训练的历史学家,所以不会在此考察基督教神迹的历史证据,我只想略尽绵薄之力,让我的读者们能够在进行历史研究之前端正立场。 除非你对神迹发生的可能性(或者概率)持有开放态度,否则你不会从阅读本书中获益。 那些假定神迹不可能发生的人,他们阅读本书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我之所以能够对他们的一无所获未卜先知,是因为他们在寻求之前就已经预设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Posted by By 西门 侧耳 2023 年 1 月 8 日Posted in神迹思辨
Posted in神迹思辨 《神迹思辨》诗:《陨石》 鲁益师的这首哲理小诗于1946年在月刊《流光如潮》(Time and Tide)上发表。诗人的思绪从陨石穿梭到地球的起源,让读者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构画出神开天辟地的宏大场面。神的创世之工虽然已成遥远往事,但创世的余波依然在宇宙中回荡不绝,每个粒子都在回忆被神抚摸的温馨时刻。 Posted by By 西门 侧耳 2023 年 1 月 3 日Posted in神迹思辨5 Comments
Posted in神迹思辨 《神迹思辨》译者序 骄傲的人在科学中赞叹人类的伟大以至于远离神,谦卑的人在科学中见证造物主的伟大从而敬畏神。若认为基督徒前辈们对神的理解比现代人更肤浅,这恰恰为我们自己的肤浅提供了证明。现代人的视力原本就不好,又戴上了厚实的墨镜,上面还加了一层层“科学”的薄膜,这大大减弱了我们洞察真相的能力!谦卑地摘掉墨镜,再矫正一下视力,你会惊奇地发现,你自己这条起起伏伏、后知后觉的黑线,在人生的每一个小站都会遇到龙飞凤舞、姿态万千的“红线”——那正是神为你量身定制的交响乐章,在创世之前已经奏响! Posted by By 西门 侧耳 2023 年 1 月 1 日Posted in神迹思辨3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