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友情的高墙
从以上讨论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在大多数社会的大部分时期,友情只存在于同性之间。异性之间可以产生亲情和爱情,却很少发生友情,因为异性很少有机会一起共事建立同伴关系,而那正是友情的孵化器。一个社会,如果只允许男性接受教育,或者只有一种性别的人外出工作而另一种性别的人无所事事,又或者两性的分工完全不同,他们通常就没有建立友情的基础。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异性之间鲜少产生友情,这不是由于性别差异,而是由于异性之间缺乏共事的机会。异性一旦能够成为同事,就有可能成为朋友。因此,在男女可以一起工作的职业中,比如我所从事的教师职业,还有宣教士、作家、艺术家等,异性友情相当普遍。不可否认,一方抛出的友情可能会被另一方误解为爱情,结果会以痛苦和尴尬收场;双方的关系也可能始于友情而定于爱情。这里,说友情可能会被误解或转变成爱情,并不是在否认这两种爱的差异,而是在暗示二者的不同,否则,我们就不会用“误解”或“转变”这样的措辞。
一般来讲,在一个异性不能从事同样的工作、接受共同的教育的社会,人们兴许可以相安无事:男性只涉足清一色的男性友情并能彼此开怀;希望女性也能同样在友情上自给自足。如果一个社会有足够的共事机会让异性之间发展友情,人们应当也可以和睦相处。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当今这个社会却介于两者之间,只有一部分群体能为异性提供共事的机会,其余的社会群体则缺乏让异性建立友情的平台。
这种平台的缺乏,在许多市郊住宅区尤其显著。在某些富人社区,男人们一生都在拼命赚钱,为数不少的女人们则利用闲暇时间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提高了音乐或文学素养。在这些地区,当男人们出现在女人中间时,就仿佛野蛮人闯入了文明社会。而在另外一些社区,情况又可能与此相反。在年轻时虽然两性都“去学堂”,但此后只有男性会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最终成为医生、律师、牧师、建筑师、工程师、或文人雅士;仅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女性在男性面前就显得幼稚。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异性之间根本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友情。
仅限于同性的友情虽然寡淡,但如果大家都能承认并接受,倒也勉强过得去。可在我们这个时代,平权主义者会制造麻烦:他们经常耳闻目睹到有些不存在性别鸿沟的群体貌似更加快乐;于是,他们便拒绝安于现状,固执地认为既然异性友情对某些群体可行,就应当适用于所有的群体。于是,“有修养”的妻子便成了严厉的女教师,不断尝试着提升丈夫的修养“以达到自己的高度”,拉着他去音乐会,希望他学会跳莫里斯舞,邀请“有修养”的人到家中聚会。当然,这些做法对男人造成的伤害往往不足挂齿,因为中年男性不仅有极大的消极抵抗能力,还有对妻子的极大纵容(可惜她懵然不知):“随她们吧,女人都喜欢追求时尚。” 但反过来,如果男性在学识上高于女性,并且女性对这种知识的鸿沟又选择视而不见(许多男性也如此),那将是极端痛苦的事。
面对那些冒然闯入的女性,我们这些高雅男士会身披伪装,最初这种伪装带着善意和客气,虽然费尽心机,最终却无济于事。起初,女人会“被视为”(律师用语)男性朋友圈中的正式成员。她们开始像男人一样抽烟喝酒,这其实不算什么,但头脑简单的女士却以此证明自己已经融入了男性朋友圈。接着,她们便不再允许男子汉们单独聚会,无论男人去哪里,女人们都要如影随形。男人们海阔天空,谈起各种话题都游刃有余,并且深谙讨论、证明、诠释等谈话技巧。如果一个女人只是在上学的时候学了一些课本知识,并且这点微不足道的“文化”在婚后不久就被忘得一干二净,如今的日常阅读仅限于一些女性杂志,平时谈话也几乎全是平铺直叙,她就不可能真正融入男性圈子。当然,她可以与男性朋友圈的人同处一室临近而坐,可这有何用?如果这些男人们不知礼节,她就只能一言不发、无聊透顶地枯坐在那里,整个谈话对她毫无意义。如果这些男人稍知礼节,情况会稍有不同;他们会试着让她参与进来,不停地向她解释,对她那些不着边际、粗枝大叶的言论尽量加以美化,使之多少有点意义。然而,这些努力很快就会落空。出于礼貌,原本是一场深刻的讨论,便被刻意通俗化,渐渐变成闲言碎语、轶闻趣事、和调侃逗乐。所以说,正是她的出现, 让朋友之间的深入分享化成泡影。
她根本不可能真正融入男性朋友圈,因为自从她闯入的那一刻开始,这个圈子便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就像地平线一样,你一旦到了那里,它就不再是地平线。学会喝酒、抽烟、甚至讲一些色情故事,这并不会拉近她与那些男性的距离;这个距离比起她祖母与他们的距离来说,并无半分优势。而老老实实呆在家中的祖母要比她快乐得多;祖母和其他女人可以谈论一些真正的女性话题,可能还谈得眉飞色舞、条理分明,甚至妙趣横生。她原本也可以象自己的祖母一样快乐。她的聪明才智,可能并不亚于甚至超过那些被她搅乱了晚间聚会的男人们。但男女有别,女人其实有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也有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无论是谁,如果他假装对自己满不在乎的事情感兴趣,便会显得像个傻瓜。
此类女性的大量涌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友情会遭到现代人的轻视。她们常能全面获胜,让男人帮连同男性友谊从街坊四邻中彻底消失。在她们唯一能驾驭的世界里,完全没有深刻的思想交流,取而代之的是喋喋不休的闲言碎语;在她们面前,所有男士只能像女人一样交谈。
通常情况下,女性对男性友情的歼灭战是在无意之中完成。但是,还有一类精力旺盛的女性会有意设防、蓄意阻挠。我曾听到有位女士这样说:“绝不要让两个男人坐在一起,否则,他们就会针对某个话题聊个没完,扫人兴致。” 她真的是一语中的:闲谈当然可以,越多越好,最好滔滔不绝;但千万不要围绕着某个话题。闲谈绝对不能有主题!这类快乐的女性,生气勃勃、长袖善舞、“魅力四射”,却又无聊透顶;她们追求的只是让自己每晚都开心,让严肃的聚会消于无形。
但是,有些女性对友情则怀着恐惧、嫉妒、恨,认为友情是爱情的仇敌、更是亲情的大敌。因此,她们会对友情蓄意发起更有深度的战争。这种女人有上百种方法破坏丈夫的友情:她会亲自上阵,与他的朋友争吵,或者更妙,与朋友的妻子争吵。为达目的,她会冷言冷语、百般阻挠、编造谎言。显然,她并没有意识到,当她成功地把丈夫与朋友拆散之后,她已经亲手断送了丈夫的生活激情,让自己的丈夫失去了价值;渐渐地,她自己也会为窝囊的丈夫感到羞耻。同时,她也忘记了,她丈夫的生活其实有许多地方是她监视不到的;新的友情会破茧而出,但这次她将无从得知。很快,他会有更多的秘密;若非如此,那她不仅幸运而且幸运至极。
当然,上面那些都是愚蠢的女人。明智的女人,如果她们愿意,定能充实自己,以便有资格参与深入讨论和观点分享;倘若装备不足,她们就绝不会冒然闯入或者试图毁灭男性的友情天地。她们会把精力耗在别的事情上。在两性都参与的聚会上,她们会在房间的另一边围成一团,谈论彼此感兴趣的女性话题。因而,在聊天这件事上,女性并不需要男性,反之亦然。只有“极品”男女才会黏着异性片刻不离;我要奉劝这类人,自己活,也给别人一条活路。我们男人经常招来女人的戏谑调侃,这很正常。如果两性之间没有真正的共同活动让彼此成为朋友,只能在亲情和爱情中见到彼此,那么一方觉得另一方滑稽可笑是很正常的,并且这绝对是一种健康的方式。两性若非时常觉得对方滑稽可笑,便不会真正地理解对方;同理,我们也常常是从孩子或宠物的滑稽举动中,才加深了对他们的理解。
人性本是苦乐参半;人性拆解为两性,使得人们都能看到呈现在异性身上的那些苦乐酸甜。
自本书问世到今天的21世纪20年代,已经过了60多年,书中论及的友情观以及友情观的重建,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过时,依然值得我们思索和警醒。当然,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科技的发展、虚拟社交平台的流行,确实为友情的建立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颠覆了许多传统的交友方式。比如,孵化友情的同伴关系,从同学、同行、共同的宗教信仰、共同的娱乐活动,已经拓展到由社交媒体支撑的无数个主题鲜明的虚拟社区、网上论坛(比如读书群、歌迷群、家长群、祷告群)。这些新兴的同伴关系也同样能提供机会,让人们聚在一起切磋共同的技艺、分享共同的艰辛与欢欣。科技的进步也为友情的扩张带来了便利。在鲁益师写作的年代,朋友圈的规模会受到实际因素的限制(聚会房间的大小,话音传播的远近),而那些限制在社交媒体中多数都荡然无存,使大型的朋友圈成为现实(偶像粉丝团的成员可以成千上万)。
有关友情的高墙,在此需要做一点补充说明。鲁益师提到,当一个社会缺乏在异性之间孵化友情的土壤时,人们就只能结交同性朋友。当一个社会能提供足够的共事机会让异性之间发展友情时,人们的友情可以更加丰富多彩。鲁益师所处的时代恰恰介于两者之间:只有从事特定职业的人才有机会建立异性友情。因此,鲁益师从男性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友情的高墙,它让女性很难融入男性朋友圈。其实,友情的高墙不一定与性别有关。即使在我们当今这个社会,虽然异性有足够的共事机会,发展友情的性别障碍已经被扫除,但友情的高墙依然存在。
“当然,她可以与男性朋友圈的人同处一室临近而坐,可这有何用?如果这些男人们不知礼节,她就只能一言不发、无聊透顶地枯坐在那里,整个谈话对她毫无意义。如果这些男人稍知礼节,情况会稍有不同;他们会试着让她参与进来,不停地向她解释,对她那些不着边际、粗枝大叶的言论尽量加以美化,使之多少有点意义。然而,这些努力很快就会落空。出于礼貌,原本是一场深刻的讨论,便被刻意通俗化,渐渐变成闲言碎语、轶闻趣事、和调侃逗乐。”
若把这一段描述应用在当今社会,“男性朋友圈”可以是任何一个朋友圈,“她”可以是任何人。试想,谁不曾有过这样尴尬的经历?或多或少,可能每个人在不知不觉中都扮演过“她”或者“圈内人”的角色。这种高墙对移民群体尤其明显。一个移民想要闯入一个清一色外族文化背景的朋友圈,爬过那堵高墙所需要的何止是勇气和毅力。
我的朋友似乎都是来自社交网络,男性女性差不多一半一半,我和女性交往的时候总是紧张,总担心得罪人,与异性说话就很放松,我不需要时时想着夸他们好看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