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爱之第三元素:赞赏之爱
我这一代人,大多曾经在儿童时代因为说“爱”草莓而受到责怪。当然,也有国人会为英语中有“爱”和“喜爱”这两个词而感到自豪,因为法语只有一个“爱”字,绝难表达两者之间的微妙差别。殊不知,法语中其实有大量的外来词汇,它也经常采用英语的表达方式。无论一个人多么学究或严谨,日常言谈中几乎都会脱口说出“爱”一种食物、一项运动、一份职业。实际上,从单纯的对事物的喜爱过渡到复杂的对人的爱,并不存在跳跃性的质变而只是连续性的量变。鉴于“最高者乃是站立在最低者之上”,我们的探讨最好从最底层出发,先谈单纯的“喜爱”。而喜爱某物意味着从中获得某种快乐,所以我们务必从快乐谈起。
很早就有人发现,快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快乐源自内部渴望,这种快乐会随着渴望的消失而消亡;另一种快乐与内需无关,往往出人意料之外。第一种快乐我们可以用喝水这个例子来说明。在你口渴的时候喝水,那是一种快乐;如果你口渴难忍,喝水将给你带来极大的快乐。但是,除非自己口渴或需要遵从医嘱,世上可能没有人会单单为了享受喝水的快乐而倒水痛饮。第二种快乐,一个例子就是你清晨散步时偶然路过一片豆田或者香豌豆花丛,不期然地闻到其中飘来的阵阵香气。你原本无欲无求、全然满足,这种快乐却忽然不请自来,有时还非常强烈,俨然就是一份喜出天降的大礼。
为清楚起见,我只给出了两个非常简单的例子,而现实中当然不乏复杂的情况。在你仅仅期待水就可得到满足时,若别人递给你的是咖啡或啤酒,你就同时享受到了第一种快乐(缓解口渴)和第二种快乐(意外的美味)。对一个上瘾之人而言,他的第二种快乐可能会转变为第一种快乐。一个有节制的人偶尔喝上一杯酒,这对他就好像是一种款待,仿如闻到了豆田的香味一样。但对一个酗酒者,因为他的味觉和肠胃早已被酒毁坏,酒能带来的唯一快乐就是缓解他难以忍受的渴望。在味觉尽失之前,他应当不喜欢喝个不停,但保持清醒会令他更加痛苦。尽管这两种快乐有多种复杂的交融形式,但并不妨碍我们将其区分开来。让我们分别称之为得偿所愿之乐和赏心悦目之乐。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这里的得偿所愿之乐与第一章中谈到的依赖之爱存在相似之处。但在第一章,如果你还记得,我曾承认自己不得不压制一种倾向,就是想要贬低依赖之爱,甚至彻底否认依赖之爱也是爱。在谈论快乐时,大部分人则可能会有相反的倾向。我们很容易交口称赞得偿所愿之乐而对赏心悦目之乐嗤之以鼻:得偿所愿之乐是如此自然(自然这个词值得多多玩味)、不可或缺,并且总是适可而止;而赏心悦目之乐则毫无必要,并且为各种骄奢淫逸大开方便之门。如果你对此缺乏了解,尽可以翻开斯多葛学派的作品,里面充斥着对赏心悦目之乐的鞭挞。不过,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小心,千万不要贸然戴上一副道德或评判的眼镜。人们通常忽视从客观上去描述与解释,总是更急于赞扬与批评,想要将每一点区别都上升到价值观的高度。就象那些毒蛇评论家们,总喜欢将两位诗人排序才能分个高下,俨然就像对待某个文学奖的候选人一般苛刻。我们不能采用这种方式来讨论快乐。现实太过复杂,当赏心悦目之乐堕落(上瘾)时,它就会沦落成得偿所愿之乐,这点我们在前面已经有所警醒。
回归我们的正题,这两种快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分别预示了两种“爱”的属性。
一个口渴之人,刚喝完一杯水后他可能会说:“天啊,我刚才真是太想喝了!”一个嗜酒者一杯酒下肚之后也会这么说。而那个清晨散步路过豌豆花丛的人则更可能会说:“这清香真是令人陶醉!” 同样的,在啜了一口驰名遐迩的红葡萄酒后,品酒师可能说:“这真是好酒!”上面,当谈到得偿所愿之乐时,我们往往会用过去时态讲述个人感受,而对赏心悦目之乐,我们则往往用现在时态讲述快乐的源头。其中的原因显而易见。
莎士比亚在其作品中这样描写粗暴的性欲得到满足之后的心情:
曾经的梦寐以求,一旦拥有,
只落得,如鲠在喉。
这个特征在最无辜而又最必要的得偿所愿之乐上面也有所体现,当然只是“有所体现”而已。得偿所愿之乐一旦满足,尚不致于招人痛恨,但的确会以惊人的速度完全消失不见。刚刚把院中草坪修整好,厨房中的水龙头和杯子对口干舌燥的我们无疑极具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几秒之后就会化为乌有。不是吗?油炸食物的味道在早餐前后迥然不同。恕我冒昧,这里还有一个最极端的例子:我们大多数人肯定都遇到过这样的时刻,(在一个陌生的小镇上)寻寻觅觅中猛然见到一扇门上写着“厕所”两字,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情用诗歌庆贺也毫不为过。
赏心悦目之乐则大不相同。我们在其中所感受到的,不仅有感官满足之实,也有拍手称快之责。那个品酒师诚然可以借饮酒来温暖他冰冷的双足,但红葡萄酒带给他的享受远不止此;他觉得眼前这杯酒值得他全神贯注,这样才无愧于酿造它所投入的传统工艺与技巧,才无愧于自己经年训练之后所获得的品鉴能力。从他身上你甚至可以看到一种无私的微光闪现。他希望这酒能够得到贮藏并妥善安放,这并不是完全为了自己。即使他在临终之时,再也没有机会喝酒,只要想到此等好酒会被泼洒浪费或者放坏变质,或者被象我这样不辨优劣的呆子喝掉,他也会震惊惋惜。同样,那个路过豌豆花丛的人,他不只是简单地享受一下那种香气,而是有责任要郑重其事地品味;如果他经过时心不在焉、过后又心如止水,他定会责备自己愚钝麻木,竟然让如此美好的事情糟蹋在自己身上,真是太遗憾了。那个美妙时刻他此后很多年都难以忘怀。如果他听说自己曾经路过的那片花圃已经被电影院、停车场、或者新马路所蚕食,他定会感到若有所失。
从科学的角度,这两种快乐无疑都与我们自身的机体有关。得偿所愿之乐明显关乎我们的躯体以及它当时的状况,但仅此而已。释出赏心悦目之乐的事物则带给我们一种似乎不合理性的感觉,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觉得有必要去品尝、关注、并且赞美它们。那位品酒师会说:“这样的好酒放在鲁益师面前,真是暴殄天物!” 我们也会质问愚钝之人:“你路过那片花圃怎么可能没有闻到花香?!” 而我们面对得偿所愿之乐,则不会有这种感觉。无论是什么人,在毫不口渴的情况下走过一汪清泉而不取一瓢饮,他绝不会因此自责或受到别人责备。
很明显,得偿所愿之乐所预示的正是依赖之爱。在依赖之爱中,我们对待爱的对象,是基于自身的需要,恰如口渴之人对待厨房的水龙头,嗜酒之人对待杜松子酒一样。依赖之爱也象得偿所愿之乐一样,随着需求的消失而消亡。幸运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发端于依赖之爱的亲情都如昙花一现。首先这种需求本身可能永不消失或者会反复出现;其次,在这颗依赖之爱的树上也可能萌发出另一种爱(比如友情)与亲情相得益彰;双方的关系还会因道德规范(夫妻之间忠贞不渝、子女对父母恭敬孝顺、感恩戴德,等)的约束而保持终生。当然,如果依赖之爱只是形单影只,一旦需求消失,它就必定消亡。这就是为什么世上充满了怨妇,母亲抱怨孩子没心没肺,羽翼丰满便遭冷落,女子抱怨情郎有性无爱,欲望得逞便遭离弃。
我们对神的依赖之爱则有所不同,因为无论是在这个尘世或是其它地方,我们对神的需求永远都不会消失。然而,一旦我们意识不到自己需要神,我们对神的依赖之爱也会随即消逝。一则格言说得好:“魔鬼如果生了病,它也会变成修士”。如此说来,对有些人短暂的虔诚,我们似乎没有理由斥其虚伪。诚然,一旦脱离了“危险、困顿、苦难”,他们马上会放弃信仰;但在绝望之时他们难道不该虔诚地哀号求助吗?任谁都会这么做。
赏心悦目之乐所预示的却不太容易阐明。
首先,赏心悦目之乐是我们体验“美”的开端。在感官上的快乐与审美上的快乐之间,我们不可能划出一条界线,界线以下属于感官上的快乐,界线之上属于审美上的快乐。品酒师在品酒之时,需要全神贯注、审思明辨、以及专业素养,这些已经属于超越感官的审美因素;而音乐家在鉴赏音乐的时候仍然离不开感官刺激。闻到花香是感官上的快乐,对田园之美的享受则是审美上的快乐,在这两者之间不存在分界线,而是连续一体的(一个渐弱的同时另一个渐强)。当我们对着画家所勾勒点染出的田园之美而陶醉,为诗人对田园之美意存高远的描绘而赞叹,我们的快乐就经历了从感官到审美的连续变换。
其次,我们已经知道,赏心悦目之乐从诞生之时就带有无私的影子、曙光、或意向。对得偿所愿之乐,我们有时也可以做到毫不利己,甚至能更显英雄气概。比如,饥渴的菲利普·西德尼将自己的水让给另一个生命垂危的士兵;西德尼的舍己是出于对邻舍的爱,可这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无私。对赏心悦目之乐,即便快乐之源看似微不足道,我们也禁不住会对它萌发出一种爱或无私的情感;并且随着这种赏心悦目之乐逐渐发展成为对美的全面欣赏,我们的爱或无私的情感也会愈来愈强。这情感能让一个人不忍心毁掉一副伟大的画作,即使全世界只剩下他一个并且自己也行将就木;这情感能让我们为一片森林免遭破坏而庆幸,即使这森林之美我们永远无缘亲眼目睹;这情感能让我们为那片花圃或豆田的继续存在而牵肠挂肚。面对各样快乐的源头,我们不只是简单的喜欢,而会用神一样的口气脱口赞道“甚好”!
行笔到此,我们“从底层入手”的原则终于带来了一个红利(最高者乃是站立在最低者之上)。很明显,我们前面将爱分为依赖之爱和施予之爱的做法有不足之处。赏心悦目之乐预示了爱的第三种元素,它与依赖之爱和施予之爱同等重要。我们对某物做出甚好的评价,我们对某物付出近乎匹夫有责式的关注(或致敬),我们期望某物保持原样并且永不改变,即或自己无缘享受也深愿如此。这些评价、关注和期望的对象不限于物,也可以是人。当赏心悦目之乐应用到比事物更高等阶的对象时,我们称其为赞赏之爱。比如,一位男士赞赏的对象是一位女士时,那叫倾慕;对象是另一位男士时,那叫英雄崇拜;对象是神时,就是敬拜。
依赖之爱促使我们在贫乏中向神祈求;施予之爱让我们渴望服侍神,甚至不惜为神受苦;而赞赏之爱则扬声欢呼 “我们为你无上的荣耀称谢你。” 对一个女人,依赖之爱说“没有她我生不如死”;施予之爱渴望给她带来幸福、舒适和保护,如果可能,还有财富;赞赏之爱则目不转睛、屏声敛息;即使她并非为己而生,也当为风华如此绝代而欣喜若狂;即便求之不得,也不会沮丧绝望;努力争取而错过,也强于没有见过或试过。
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曾说过“解构近乎抹杀”,我们对爱的解构就适可而止吧。感谢神,在现实生活中,爱的三种元素总是时刻不停地交织在一起,相得益彰。除了依赖之爱,或许施予之爱和赞赏之爱都不能在我们身上单独(化学意义上那种纯粹的“单独”)存在超过片时。大概是因为,除了匮乏,我们在此生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保持永久。
看完了,觉得需要再看一遍!
爱的解构,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