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又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路加福音22:19
中国古代人们吃饭全部是席地而坐。他们将铺在地上的大席子称为“筵”,将一个人坐的小席子称为“席”,合起来就叫“筵席”。严格来讲,筵席用来指宴会的场面布局,而宴席则指宴会的礼仪程序。但现代人通常不加区分。
中国具有多姿多彩的宴会文化。民间宴会可以说是名目繁多,包括款待亲朋好友的家宴、庆贺新婚燕尔的婚宴、祝福婴儿一生平安的满月宴、祝福老人松鹤长春的寿宴,金榜题名、加官进爵的人还会风光操办“烧尾宴”。宫廷御宴更是封建政治的大秀场,皇帝喜欢以“爱臣如子”的名义宴请百官,比如楚庄王因饶恕醉酒武将调戏妃嫔而为人称道的“绝缨宴”,唐朝皇帝每年一度与臣子同乐的“曲江宴”,宋朝皇帝专为新科进士举办的“琼林宴”。当然,也有以“爱”为幌子假意示好的鸿门宴。项羽若是知道后人还能将鸿门宴造作到“杯酒释兵权”,“火烧庆功楼”这样登峰造极的境界,怕是要再次自刎乌江了。
圣经中其实也提到各种筵席的场面。比如,罗得为来访的客人(天使)殷勤地摆设家宴(创19:3),亚伯拉罕在以撒断奶的日子举办丰盛的筵席(创21:8),拉班为雅各和利亚摆设婚筵(创29:22),埃及法老在自己的生日宴会上赦免酒政(创40:20),王后以斯帖为哈曼预备鸿门宴(斯5:8),希律在自己的生日宴会上派人割了施洗约翰的头(可6:21),蒙召的利未在自己家里为耶稣大摆筵席(路5:29),变水为酒的神迹也是发生在迦拿的婚宴上(约2:1)。仔细回味,这些筵席也都是以爱的名义,有的爱是体贴自己,有的爱能惠及别人,有的爱甚至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存亡。
对犹太民族来说,最刻骨铭心的莫过于逾越节的筵席。出埃及的前夜,犹太人按照神的吩咐“ 吃羊羔的肉、用火烤了、与无酵饼和苦菜同吃 ” (出埃及记12:8)。此后,他们便世世代代过逾越节,这是神拯救以色列的象征。现代犹太人逾越节的食物包括苦菜(一辣一苦,象征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之苦)、水果泥(象征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时用砂浆做砖)、芹菜(沾盐水吃,象征为奴之泪)、羊骨(象征逾越节的羔羊)、白煮鸡蛋(象征圣殿献祭)、无酵饼。除此之外犹太人还要喝四杯葡萄酒,分别称为“自由之杯”、“审判之杯”、“救赎之杯”、“赞美之杯”。玛拉基书四章5节预言以利亚要在弥赛亚基督之前先来,因此,犹太人还在逾越节的筵席上摆着一个 “以利亚之杯”,以此表明他们还在等待弥赛亚的开路先锋以利亚的到来。
对基督徒来说,最至关重要的莫过于最后的晚餐,那也是逾越节的宴席,是耶稣订立新约的发布会。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路22:19-20)。这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家宴,是“神爱世人”的宣言。这些门徒们是否还记得?耶稣曾经对他们说过:“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约6:53-56)。耶稣将自己作为逾越节的羔羊献上,“舍己为人”、独自担当全人类的罪,试问人间有哪一个宴席能与此相提并论?对耶稣而言,这绝对是一个悲伤的宴席,因为就在众门徒同吃宴席的过程中,耶稣知道卖主的犹大正在暗中行动,宗教领袖们正在调动兵丁;因为就在这个宴席刚刚结束之后,在耶稣恳切祷告的同时几位门徒竟然都在忧愁中酣睡;因为就在这个宴席的第二天,在众人的唾弃辱骂中耶稣竟然死在了十字架上。但对全人类而言,这又绝对是一场喜庆的宴席,因为这个宴席正是新约时代的标记,这个宴席将一直激励着基督徒们四处传播爱的种子。
初期教会一开始就承袭了最后的晚餐,主张集体用饭。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和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主也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徒2:46-47)。可见,初期教会的聚会是生活化的,他们都是带着恭敬的心、感恩的心和喜乐的心在殿里和家中一起掰饼吃饭,让身体和灵魂同得建造。这种“爱的聚餐” 名副其实,正是“爱宴”(爱筵,agape feast)一词的源头。在当时,圣餐与爱宴是一回事,既能让每个人都记念主基督因着爱而破碎自己,也能让众人在爱中分享食物,让整个教会强健合一。
但随着基督徒人数的不断增加,在教会中安排爱宴就变得越发困难。不久之后,十二使徒开始意识到分工的重要性,就从众门徒中选出司提反等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专门管理饭食(徒6:2-3)。此后有些地方的教会又发生过滥用圣餐的事。《犹大书》12节记载了当时的教会领袖斥责那些不按理领受主的圣餐的人。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1章21-22节也提到这个问题,说哥林多教会里的个别信徒在赴爱宴的时候只顾饱足自己的肚腹。到了第三世纪,教会集体用餐的形式开始发生变化,生活化的“爱宴”元素消失了,只保留了象征性的圣餐仪式。圣餐成了历代基督教会定期重温的圣礼。
直到今天,每个基督教会都会定期举行圣餐仪式,每月一次或每周一次不等,但并不是每个教会都有条件定期提供爱宴。从化整为零的意义上讲,教会小组的团契外展聚餐也属于爱宴的一种。近十年来,美国兴起了一种“复古”的牧会方式,纽约、西雅图等地出现了一些“晚餐教会”,他们着力在大都市中打造温暖的“家宴”,让那些繁忙工作的人们在轻松的气氛下分享经文、谈论耶稣。那种画面,想起来就很美……
11/13/2023